黄粉虫养殖总体概述:
黄粉虫产品具有庞大广泛的市场;更重要的是其产品很容易被市场应用,在传统的养殖业中,现在和将来没有一种养殖业可以离开蛋白粉,在食品和饲料及添加剂行业黄粉虫产业将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动力。因为其产品在国内外蛋白粉的应用和利用是其它蛋白质无法与之相比的,黄粉虫蛋白和微量元素具有垄断性的市场竞争优势,每年利用增长率以上百倍的比例增长。
黄粉虫养殖关键技术:
原虫:养虫空间干湿度冬季在60%-70%,夏季70%-80%之间,喂青菜时撒在箱体的四周,不可以撒在箱子中间,每次的用量控制在三个小时内吃完为好。20度之下少喂或不喂青饲料,20-28度之间3-5天喂青料一次,温度上升到28度以上时每两天喂一次,阴雨天不喂。32度以上时房间每天洒水1-3次。房间向阳一面遮上遮阴网用以降温避光。
虫蛹:蛹变化量少的时候用手挑拣,变化量大的时候可以用6目的网筛选(轻微筛),筛选出的蛹和不动的虫放一个空箱里(1.箱子底部先撒微量的麸皮。2.在麸皮上均匀的摆放蛹铺平不重叠为好。3.最后在蛹虫上盖报纸一张即可)。挑选蛹时不要上下翻动幼虫,挑选出的蛹放在比较通风的位置。3-7天变化为成虫用报纸带出放到产卵网里产卵。
成虫(产卵虫):刚刚羽化的成虫为淡红色的,在红色的期间只喂麸皮不允许喂青料,3天左右变化为褐色的时候精饲料不间断,每天喂青料1次,每次的用量控制在三个小时内吃完为好。(成虫产卵网用10目-12目网筛,网筛下铺报纸一张撒上0.5-1厘米厚的麸皮供其产卵)。夏季抽卵卡4天一次,冬季7天一次。成虫产卵20天左右开始出现自然伤亡(产卵平均时间在90天,最长可产7个月左右,成虫饲料越好产卵时间越长,产的卵数量越多)。
卵子:成虫产卵网下放的纸4-7天卷出放另外空木箱(每箱可放6-10卷),6-7天后发现报纸上没有卵子后清出报纸即可。把卵箱放在湿度大的地方(10天左右完全可以看清楚小幼虫)。
小幼虫:小幼虫有料的情况下不要翻动或筛虫粪,每天只在上面放大块的青料以增加湿度或摆放在湿度大的位置。吃完饲料之后再筛虫粪,虫子逐渐长大逐渐分箱。1.5公分以内密度大生长快,2公分之上每箱数量控制在5-7斤。
特主:青料块规格大小控制在1厘米左右,以上同样。发现干死的虫就是湿度过小应增加青料或者增加空气间的湿度(地面洒水)。发现黑色软体的幼虫应减少青料,空气湿度应该减少(通风)。发现黑色的软体蛹说明在变蛹期间的虫其喂的青料多或湿度大,应减少变蛹期间幼虫的青料。
饲养原料建议改进:
黄粉虫青饲料“籽粒苋”,籽粒苋柔嫩多汁清香可口,适口性好,营养丰富,是畜禽的优质饲料,鲜喂、青贮或调制优质草粒均宜。干品中含粗蛋白质14.4%,粗脂肪0.76%,粗纤维18.7%,无氮浸出物33.8%,粗灰分20%。从蛋白质营养角度看,种1亩籽粒苋相当于5亩青刈玉米。每年可刈割3-4次,亩产青饲料1-2万kg,亩产种子250-350kg。每亩用种300克。可养2500—5000公斤幼虫,增加喂菜量,减少麦麸量,可大量降低养虫成本,由于“籽粒苋”营养成分高而全,又能加速黄粉虫的繁殖。
饲养管理
黄粉虫可生长发育温度为18-35℃,相对湿度为60-80%。冬季室内加温,夏季用地面洒水等办法降温,可以保证其正常生长发育。饲养黄粉虫可选用麸皮、米糠、鱼粉、豆腐渣、红薯渣等精饲料,菜叶、胡萝卜、瓜皮等青饲料。
幼虫:将刚孵化的幼虫移到养虫箱后,立即撒入一薄层的麸皮。随着幼虫蜕皮生长,逐渐增加精料和青料。在幼虫蜕皮时,少喂或不喂饲料。每天投料量以晚上箱内料吃光为度,饲料早晚投足,中午补充。前期以精料为主,青料为辅;后期以青料为主,精料为辅。有些老龄幼虫在化蛹盛期后,食欲较差,此时可加喂些鱼粉,以促进化蛹一致。每隔15天清理一次虫粪,中后期每隔7天清理一次。在清理粪便前不喂饲料。
蛹:幼虫蜕皮8-15次后开始化蛹。化蛹前注意少喂青料,以利于化蛹及以后蛹的羽化。每天及时把新化的蛹拣到另一箱内。
成虫:成虫羽化后3~6天开始产卵,产卵前放一张白纸在网筛下, 让虫卵从孔落到纸上,每4-7天换纸1次,产卵盛期要一天换1次,同一批卵纸放在一个空箱内,便于同期孵出,以便管理方便。10天左右孵出幼虫,再把小黄粉虫倒在盛有麦麸的饲养容具中。也可将成虫放在一张白纸上,撒些糠麸在纸上,任成虫产卵,每隔4-7天换纸1次,成活率90%以上。
夏季气温高,幼虫生长较快,蜕皮多,要多喂青料,供给充足的水分,可喂些菜叶、瓜果等。也可把精料用水拌成小团晾干,切成小块放在饲养箱上让其自由摄食。投铒量以晚上箱内饲料吃光为限。采用早、晚投足的办法。在幼虫饲养期投料要注意精、青料搭配,生长期以精料为主,青料为辅。未成龄幼虫要多喂青菜,对蛹和成虫的生长发育有利。
黄粉虫全年都可以生长繁殖,以卵--幼虫--蛹直至羽化为成虫的生育周期约为90天左右。黄粉虫各虫态期和长短,因气温的冷热而延长并缩短。成虫羽化后3~5天开始交尾,交尾后一二月内是产卵高峰期。每只雌成虫产卵100~500粒,平均200粒。交尾时间是在下午8时至凌晨5时,产卵于饲料或报纸上,卵乳白色,呈椭圆形,长约1毫米,室温25~27℃,以3~5天即可孵出幼虫, 若室温在13.5~23℃,需经22~24天。成虫在缺食时会吞食自已产下的卵。
黄粉虫的饲养生活条件
温度 生长发育适宜的温度为20℃---30℃,而生长发育最快是在28℃,当温度高于35℃时,生长发育速度下降,38℃时黄粉虫则会受热致死,但是,黄粉虫较耐寒,老龄幼虫可耐受-4℃,而低龄幼虫在0℃时即大量冻死,8℃时则开始生长发育。
上述温度是指群体内部的温度,一般来说群体内部的温度往往高于室内温度8℃一10℃。如果室内温度达28℃时,就要采取降温措施,同时减少群体的密度,以免温度过高而热死。
湿度 黄粉虫不怕干燥,能在含水量低于10%的饲料中生存, 但湿度太低时体内水分过分蒸发,因而生长发育慢,体重减轻,饲料利用率低,所以最适宜的饲料含水量为15%,室内空气湿度为70%,但当饲料含水量达18%和室内空气湿度为85%时,黄粉虫不但生长发育减慢,而且容易生病,尤其是成虫更怕潮湿而死亡。
食物 黄粉虫属杂食性昆虫。吃食各种粮食、油料和粮泊加工的副产品,如糠鼓豆饼等,同时也吃食各种蔬菜叶。幼虫的食性更为广泛,除吃上述食物外,还可吃干鲜桑叶、豆科 植物的叶以及各种昆虫尸体,当食物缺乏时,甚至会咬食木材做的饲养箱和垫底的纸片等。
人工饲养时,不能只喂一种饲料,应该投喂多种饲料制成的混合饲料,这样才能满足黄粉虫生长发育繁殖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保证其正常生长发育和繁殖,不然,黄粉虫得不到足够的营养物质,仅能维持生命,生长发育受阻,虫体变小,繁殖力下降。
混合饲料的配合百分比为:
(1)麦麸70%、豆腐渣10%、玉米粉10%、花生饼9%、其它多种维生素、土霉素1%。
(2)麦麸60%、豆腐渣10%、米糠10%、玉米粉10%、豆饼9%、其它多种维生素1%。
上述各种饲料的比例,各地可按虫体生长状况和饲料来源以及经济状况,而灵活掌握自行调整,不可生搬硬套、固守一方。
怎样防治病虫害
(1)螨类:螨类对黄粉虫危害很大,它造成虫体瘦弱,生长迟缓,卵孵化率低,繁殖力减弱。一般多发生于6~10月份,气温过高,饲料温度大,料中有螨。防治方法:严防饲料带螨,有条件的均可将糠、麸隔水蒸20分钟消毒。平时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降低湿度。特别是在夏季雨天湿度过大时,尽量不投或少投过湿的青料。发现螨时,及时把饲料拿到太阳下晒10分钟。(2)干枯:黄粉虫头部、尾部干枯,最后全身枯干而死。防治方法:在干燥高温季节,及时投放青料或洒水于地面降温通风。
(3)软腐:虫行动迟缓,粪便稀发黑,虫体变黑软烂,最后死亡。多发于霉雨季节或室内空气潮湿不流通,饲料过湿,放养密度过大或虫体受伤。防治方法:发现软虫体要及时拿出,清除残食,停止投放青料,调节室内湿度。
养殖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黄粉虫养殖过程中最易出现的问题是幼虫和成虫的死亡。两者都决定着产量及产出率。没有足够的成虫及蛹及时羽化为成虫作为补充,就会出现断档现象;幼虫的死亡是直接影晌到当月的产量。
(1)一般来说,每次接卵,成虫的死亡在7%属于正常。超过10%以上就应查找原因,是太过干燥还是过于潮湿或是成虫的饲喂方式以及饲料有什么问题。在温湿度都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大多是出在成虫的饲喂方式及饲料中营养成分不充分的问题上。解决的办法是早上9:00左右喂精饲料一次加青料,晚上6:00左右再加一次精饲料,中午11点至下午四点之间不喂青饲料,另外还要根据气候情况灵活掌握。建议精饲料配方为:麦麸70%、玉米面20%、鱼粉3%、糖(葡萄糖或红糖)3%、盐和多种维生素1%、加3%的水调合,制成一薄饼凉干饲喂。青饲料以胡萝卜、南瓜、紫甘兰、土豆、牛心菜等当地有的菜种搭配饲喂。
(2)小幼虫的死亡多发生于分盒以后,分盒前小幼虫盒内麦麸充足,只辅助喂青饲料,一般不会出现死虫现象。分盒后,随着幼虫的逐渐长大蜕皮,盒内会因各种原因出现死虫。避免的方法是:当盒内卵纸的麦麸吃尽时,筛除盒内虫粪,加上新的麦麸,量以虫重的30%为宜,虫出现蜕皮时,少喂或不喂饲料,待大量虫蜕出现后,再适当增加饲喂量,这样即可避免幼虫的死亡。
(3)在养殖过程中,死虫虽不可避免,但死虫出现过多,就是不正常现象。一般多发生于霉雨季节或夏季高温季节。要经常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即可避免出现幼虫大量死亡。死虫过多时,可以用软毛刷轻轻刷出,筛除虫粪、簸去虫蜕后,运用倾斜分离法将活虫回收,如果暂时没有时间进行处理,可放于盛有一定厚度虫粪的盒内,继续饲养,待有时间时再做同样处理,以收回活虫。
如何能使幼虫在较短时间内出售
(1)、创造适宜于黄粉虫各虫态的生长环境。按照黄粉虫各虫态的生长习性,将成虫、卵、幼虫和蛹分别放置在不同的环境下。具体做法是把养殖房分成若干个区间,成虫与育种的老熟幼虫放在一个区内;将能够保持较高恒定温度的屋子设置为独立的孵化室以专门孵化虫卵;通风良好的地方做为蛹的羽化区;其余的作为幼虫养殖区;
(2)、接卵时,最好是用接卵纸。在每个产卵盒内放置一张接卵纸,接卵时,将8个产卵盒内的接卵纸做成一个孵化盒,这样既可保证孵化盒内的温度,以使虫卵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孵化为小幼虫,又可节省大量的麦麸和养殖盒。
(3)、接卵用的麦麸和饲喂幼虫的麦麸以大片的麦麸为好,这样即能保证虫卵孵化后,在盒内有足够的氧气供给,以使幼虫能够得到快速的生长。可将买来的麸皮用12目筛筛一遍。这样可保证虫卵自接卵后至40天左右的时间内就能长成为1.5厘米左右的幼虫。
(4)、饲喂方式是决定幼虫生长快慢的关键。一般情况下,要根据时间来掌握如下:自接卵后35-40天内,孵化盒内有足够的麦麸,这时要勤于观察孵化后的小幼虫,发现盒的表面出现虫蜕时,就要每两天加喂一些蔬菜,蔬菜以菜心和菜叶为好,切忌不要喂碎菜末,量要适当少些,吃不完也不必拣出,待幼虫长大后即可吃尽。发现盒的表面有大量的虫蜕时,就要保证每天喂以蔬菜。盒内原来的麦麸吃尽时,要筛除虫粪,辅以新的麦麸。待60天左右时,小幼虫已开始第五次蜕皮,蜕尽后就可进行分盒。分盒后的幼虫每4天左右喂一次麦麸,每天都要喂一次蔬菜,在气候严热的季节,可以每天早晚各喂一次菜,以便调节盒内的温湿度。但要注意,每次喂菜的量要以在三小时之内吃完为度。分盒以后的半个月到二十天内,观察幼虫的长势,适时进行分盒,以即时获得达到出售标准的商品虫。
黄粉虫养殖综合饲料:
1、精饲料 主要是粮食加工副产品和下脚料,如黄粉虫喜爱的麦麸,还有高粱、玉米、米糠等。一般均可生喂,炒得半熟略带芳香味,更适口,但不炒焦。掺有滑石粉的麦麸不能喂。
2、粗饲料 干草类、农副产品类(荚、壳、藤、蔓、秸、秧等)及干物中粗纤维含量大于18%的糟渣类、树叶类等。
3、青绿饲料 各种蔬菜、鲜嫩野草、牧草、树叶、农作物的茎叶。如各种青菜、莴苣叶、白菜、南瓜叶、甘薯叶、豆叶;幼虫还吃榆叶、桑叶、桐叶、豆类植物叶片和各种阔叶青草等。
4、多汁饲料 主要指多种瓜类,含水份较多,宜在夏季高温季节投喂。如南瓜、西瓜皮、菜瓜、甘薯等,以及这些瓜的花瓣;桃、李、梨等水果皮。
5、蛋白质饲料 包括植物蛋白饲料,如棉籽饼、菜籽饼、各种豆饼、豆腐渣;动物蛋白饲料如鱼粉、蚕蛹粉、蛆粉,还有厨房和食堂的肉类下脚,各种动物碎渣剩骨;以及蚯蚓等。
6、添加剂 矿物质饲料,如骨粉、贝壳粉、石粉等;维生素饲料,如维生素B族、维生素A等复合维生素或单一维生素;以及所有的如防腐剂、着色剂、矫味剂、抗氧化剂、各种药剂(如抗生素、激素、杀虫剂、抗寄生虫剂等)、生长促进剂、营养性添加剂(如氨基酸、脂肪酸)等。
一般用精饲料、蛋白质饲料和添加剂做成配合饲料(混合饲料)作为黄粉虫的主要营养来源,青饲料和多汁饲料作为黄粉虫营养和水份的补充来源。饲料的好坏是影响黄粉虫生长的关键!
冬季黄粉虫养殖的注意问题:
一、做好饲养室保温工作 冬季北方较冷,风大,房屋的密封非常重要,可采取钉塑料布、草帘或棉帘的方法封严门窗,防止人员频繁出入带走室内热气。如几间房屋为一个饲养室时,应将房屋之间隔墙打通,封闭不用的门,各间分别用棉帘遮挡。设二道门,以减少冷空气直接进入室内。
二、做好取暖保湿工作取暖设施可用煤炉升温(一般首选蜂窝煤炉,用烟囱将煤烟导出,防止煤气中毒),有条件的或取暖面积较大的可采取锅炉供暖方法。应注意晚间的取暖保温。昼夜温差不可过大(超过10度)。否则白天热晚上凉,会影响虫子正常生长。但有一点需注意,昼夜最低温度都应保持在15℃以上,否则达不到虫子生长需要,相反会增加养殖成本。因长期燃煤取暖导致的饲养室湿度过低现象(低于50%),可诱发黄粉虫的干枯病。应对措施可在炉上烧水增湿,也可向饲养室直接洒水喷雾增湿,有条件的还可用调湿器控制适宜湿度。
三、注意防止煤气中毒 。在房屋的窗户前后各打开一个的小孔,促使空气对流,防止煤气中毒。同时要密封炉具,安好烟囱,防止有风时煤烟倒灌。中午气温高时可打开屋门,进行通风。
四、饲料要保持一定温度。当天饲喂的饲料、菜叶应提前放到室内,以使其温度与室内温度接近,避免虫子食用过凉饲料,造成虫体温度下降,影响其正常生长。有条件的可适当增加玉米粉的投喂比例,增加热量。
五、冬季运输 冬季运输虫子时应注意两个环节,一是虫子装车前应在相对低温的环境下放置一段时间,使其适应运输环境,二是装车时要在车的前部用帆布做以遮挡,防止冷风直接吹向虫子,同时应即装即走,减少虫子在寒冷空气中暴露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