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季管理,在池、缸、箱内喷洒加有奶粉或葡萄糖的温水,让其饮用。气温回升到0℃以上时,大部蜈蚣出来活动觅食,但此时活动还不旺盛,可投喂一些水分多的昆虫,,如黄粉虫和地鳖虫的幼虫,嫩的菜叶等。这段时间要注意寒潮突然袭击。气温升到5℃时,几乎所有的蜈蚣开始觅食,活动旺盛,食量增大,应增大精饲料和粗饲料的投量。
2、夏季管理,进入夏季,气温在10℃以上,是蜈蚣生长发育最适宜阶段,15-38℃其活动量最大,消耗能量也大,进食量增多,此时要供应充足的饲料,并以肉类和含蛋白质量高的饲料为主,如黄粉虫幼虫、畜禽类蚯蚓、的瘦肌肉,鱼类等。而夏季高温,降雨量大,空气湿度大,是霉菌繁殖旺盛期,所以要做好卫生工作,在管理上要注意养殖室内降温降湿,宜在养殖池内撒上干细土或用木箱装生石灰块吸取室内水气,降低湿度,保持养殖室,池内适宜温度。防止残留的饲料留在盘内腐烂发霉。
3、秋季管理,秋天秋高气爽,既是气温逐渐下降,又是温湿度多变的季节,又正值雌体孵化,幼体离开母体独立活动觅食的时期,是养殖蜈蚣的关键时期,必须加强管理,才能保证孵化顺利进行及提高幼体成活率。要调节好养殖室、池的温湿度在10℃以上,空气相对湿度在75-80%。如果这时室内湿度过低,则以喷洒清水,而秋雨连绵的地区,室内湿度过大则在池内撒上干细土吸湿,也可用生石灰吸收空气水气,降低温度。 4、冬季管理,进入冬季以后气温急剧下降,当气温降至0℃,蜈蚣便很少活动。这是的管理主要做好养殖室,池的保温保湿工作。应在池内的瓦片上撒上一层4-6厘米的细土,防止冷气入侵及风干。并在池、缸、箱周围外面盖草帘,保持温度在0℃以上。同时,要做好冬季防鼠工作。每10-15天选择风和日暖的天气在中午进行一次通风,每次约3-4小时,然后再盖回草帘,保证蜈蚣安全度过寒冬。
蜈蚣人工养殖,三至六个月,体长10厘米以上时可采集加工。收捕雄体和老的雌体。用镊子作为捕捉工具,把蜈蚣摄入竹篓或布袋内。采捕到的蜈蚣,用沸水烫死,挤出其体内粪便,然后用一条稍长于蜈蚣体长,两头稍尖的竹片,一端插入蜈蚣的尾端,另一端戳入头部与第一节之间,摊放在太阳下曝晒或用50℃的碳火烘干,注意不要烘焦。然后10条或20条扎成小把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