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管理
养殖中心 » 养蝎重点

养蝎重点

立诚养殖 2012-07-07 15:17发表
阅读次数 744
  一、 引种前的准备

  做好引种前的准备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从思想上和设施上没有作好准备,盲目地引进种苗,将会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首先,饲养室内的保温保湿措施要准备妥当。无论是塑料大棚还是平房,实践证明,室内顶部和四周墙面用塑料布再封闭起来,它的保温保湿效果是比较好的。制作时,塑料布要离开顶部30-50厘米,以防加温时塑料布隆起贴到项面上;墙面与塑料布也要留出5厘米的空隙,使之有一较好的保温层。窗中处要留出排气孔,有条件的安装换气扇更好。大棚内的顶面塑料布最好是用黑色的,这样既能起到吸热作用又能起到期避光作用。有计划内地把立体式蝎池组装好后,还要检查加温措施,做到随时都能启用。

  一切准备妥当,然后进行饲养室消毒灭菌。先备一器皿,用高锰酸钾和福尔马林溶液按1:3的比例进行。先把高锰酸钾粉剂倒入器皿中,在倒入福尔马林溶液之前,身体要远离容器,面孔不要直对。倒入之后,要立刻离开房间,闭门10余小时后,可彻底灭除影响喝子生长发肓的隐患。熏蒸时的用量,每立方米的空间不得少于25ML的福尔马林溶液。

  产仔瓶的多少,要根据引进蝎种的数量而定。一般每个产仔瓶放两只待产蝎。购买的产仔瓶,要涮净后用0.3%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消毒,严防用盛过农药、油类的瓶子。根据需要还要备好小浅碟,日常用的塑料盆、金属镊子、干温湿度计,同时还要准备好无毒无污染经过消毒后的饲养土。

  二、 种蝎引进注意事项

  引进的种蝎,对其培育时的各方面的情况要了解,除了向售种户了解种质的情况外,还要从面上观察品种的优劣。首先挑选体个大、精力旺盛,无病态残缺的蝎子,然后挑选孕期为中后期的。因为孕蝎能明显地分辩出产仔量的多少,且繁殖快、经济效益高。一般引进种蝎时,大都是按7雌3雄的比例分配的,在挑选雄厚时,也要选择体个大、末节卷曲的背上,性欲旺盛的蝎子。

  从时间上来说,蝎种的引进除天外,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都可以引进。在有的养蝎场里,一年中,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地进行杂交育种,茬次多,每月都有孕蝎待产。

  引进种蝎时,如路途远,最好是用较大的容器运输或订做专用运输箱,避免过多挤压。运输途中尽可能地减少颠簸,因孕蝎在产仔前受到过大的惊吓和挤压,很容易引起死亡和流产。

    三、 种蝎的饲养与管理

  引进的种蝎,往往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从腹腔部和两侧看,发现里面有大米粒状的胚胎,甚至从腹部看到仔蝎背上的条纹,这种情况叫待产蝎。分娩时间近则两三天,多则十余天。另一种情况是从背面看到肚胜腹隆大,而从胜腹部看不到大米粒状的胚胎形成,从侧面却模糊地看到棕黄色的卵粒,这种情况叫孕蝎。如果温度控制在32C-36C之间,大部分在40天之内的时间里分娩。

  引进的种蝎,不要急于投放在池内,最好放在较大的盆里,然后逐个“分级”(在引进种蝎时,雄蝎已分离出来,可以投放池中),具体做法是:用镊子夹信蝎子的尾根二三节处,蝎子自动卷曲,可观其腹部,发现待产蝎,便可将其放入装有3厘米厚沙土的产仔瓶内。每瓶可放两只,沙土的温度潮湿即可。瓶内投放黄粉虫两条,让其自由食醛然后将装有待产蝎的产仔瓶集中起来,放在产仔室的产仔架上。把剩下的孕蝎可以投放在饲养池中饲养观察,每项隔几天要“分级”一次。在日常管理中,每天要逐个检查产仔瓶,发现有产仔的,要投没产的母蝎夹入另一瓶中,让已产仔的单个或两个放在一起,记录好出生日期,以便日后管理,瓶中的沙土过于干噪时,用海绵或其它容器顺瓶臂滴水使其保湿,发现有腐烂变质的死虫,及时清理出来。

  四、 蝎子的繁殖过程

  蝎子的繁殖过程包括交配、体内孵化、临产娩仔产产后息养期。

  (一) 交配:雌雄蝎交配多在光线暗处或夜间进行。发情时,雌雄蝎排出一种特殊气味,诱激雄蝎前来交配。成蝎交配一年中分两个时期:第一个是产前交配。即5-6月份交配,7-8月份产仔孕期40天;第二个是产后交配,约在8-9月间,即母蝎产仔后15天左右再次发情交配。产后交配的受精卵在母体内需经过10个月的孕期发育。

  (二) 体内孵化:在母蝎体内的受精卵随着胚胎发育,卵壳由不得灰黄色变为汪灰色,最后呈白色透明状,预示将临产。其中产后交配者孕期一般为290-300天,在加温条件下出需120-150天,而春末夏初的产前交配者40天左右可产仔。可见孕期也气温关系密切。

  (三) 临产娩仔:临产前的孕期一般停食,前腹部异常膨大,行动缓慢慢,开始在背光安静处录觅产仔地点。找好地点后,用脚须和4对步足撑高体躯,娩出仔蝎,产程约10分钟。初产仔蝎有米粒大小,白色,起初至相粘连不会动,约经30分钟开始活动,并先后爬上母背,在母背上完成第一次蜕皮,刚产完的母蝎非常需要补充水分,如不及时补充水分,就会把仔蝎吃掉。

  (四) 产后息养期:该期母蝎完全停食,处于不动或少动状态,静息休养。当一龄仔蝎离开母背时,息养期即结束,末始寻食活动。

  五、 背伏期仔母蝎的管理

  从初生到第一次蜕变后的五六天中,在母背上度过,这期间叫背伏期。至于为什么刚出生的幼蝎必须在母背上才能完成第一次蜕变,这一点曾作过试验:把母蝎刺死,而仔蝎照常能够成活;把母蝎背上涂不同的液体,也会出现不同的反应。说明与蝎子本身的气味和辐射条件有关,其生理机能还在探讨中。

  从幼蝎的的出生到背伏期这一阶段,产仔室的空气温度应控制在80%-85之间,温度在34C-38C最好。实践证明,仔蝎成活率的大小和第一次蜕变时间与温度均有直接关系。

  刚蜕皮的幼蝎为2龄蝎,体长由1厘米增长到1.5厘米左右。十余小时后从母背上下来,经过20多小时的时间又重新爬上去。有的孕蝎没有再爬到母背上,而在母体的周围,这属正常,并不影响仔蝎的成活率,在仔蝎蜕皮的时间里,如发现产仔瓶的沙土过于干燥时,不要急于滴水,待全部蜕变之后,再滴清水,保持与室内差不多的温度。在仔蝎蜕皮后的背伏期间,母蝎必需充足的水和食物。经过五六天的时间后,仔蝎呈棕黄色,几乎全部脱离母体,活动能力增强,此时仔蝎体内残留的卵黄养分已全部耗尽,需增加新的营养,仔蝎开始吃食。

  六.幼蝎的管理要点

  1、 高温。要求温度在32至39C°之前,蜕皮期间要保持在35C左右。

  2、 高湿。要求湿度不低于75%,窝土含水量不低于15%,蜕皮期间要保持在80%左右。

  3、 高营养。要求饲料多样化,在饲喂黄粉虫的同时,要加喂土元、蚯蚓、无菌苍蝇、配合饲料等,否则,蜕皮期延长,生长缓慢,甚至死亡。

  4、 慎防空气污染,噪音过高,异味、化学刺激均对幼蝎生长不利。

  七.仔母蝎分离期的管理

  仔蝎在开始寻食后,如不及时投放食料,将会出现自相残杀。此时母蝎也需吃饱喝足恢复身体,为下次交配怀胎作好准备。根据仔母蝎饲养管理不同需要,有心要分开管理。

  先备好干净的塑料盆等容3个,毛刷1把,把同一日期出生的、需仔母分离的产仔瓶从仔架上取下,用镊子夹住母蝎尾部第二三节处,将其放进一盆内,然后手握产仔瓶轻轻晃动,使产仔瓶中的上层沙子连同仔蝎一块倒进另一盆中央,仔蝎随即爬到盆四周连续分离许多时,盆中央的沙也增多,可用手或其它容器将沙慢慢地取出,均匀地撒在另一空盆中。发现混在沙中的仔蝎,将其轻轻地夹出。最后将盛放幼蝎的分慢慢倾斜,用毛刷把仔蝎扫进已备好的饲养幼蝎的池中。需注意,幼蝎虽小,但已具备攻击能力,尾刺的螫伤力也很强,操作时需小心。

  把幼蝎投放饲养池饲养时,其投放数量很难掌握。可数出一定数量的母蝎所产的仔数,求得平均数后,按每池需投放幼蝎的数量计算母蝎即可。同时还要在池边上记录好好蝎的出生日期,以便日后管理。

  进行仔母分离时,还需进行一项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品种的自雪在长期饲养中,不但能节省引种费用,而且对自已培育的种质有较好的了解。在分离过程中,要选出母蝎为第一胎的、产仔早、产仔多、体形大、精力旺盛的所产的仔蝎作为下一代种源。挑选好的仔种,要单池饲养,投放密度相比之下,可适当减少,有利于仔种更好地生长发育。

  已产完的母蝎,也要具体地分出类型。第一种,选出尾部向上弯曲,健壮活泼、体有光泽的单独饲养。并且按7雌3雄的比例投放雄蝎让交配。第二种,选出母体产后虚弱、尾部拖拉、腹节下垂严重的病态蝎,集中起来,用药疗养,待体质恢复后,再投放雄蝎。病态严重的要及时加工制干出售。

  幼蝎进入3龄后,生长发育基本稳定,大约每隔2个月就要蜕变一次。进入4龄后,相比之前容易饲养。投食不必要使用食盘,可将黄粉虫等活虫体撒在栖息瓦周围的沙土上。每天要掌握好投食的数量,做到第二天略有剩余为佳。一般每只蝎4-5天吃一条比其龄大一龄的黄粉虫,投食时间要安排在傍晚以前。

  在日常管理中,空气流通是相当重要的,一旦空气污染,特别是3、4龄蝎,死亡率甚高。冬天,室外温度低,温度难保持,故室内封闭严,是空气污染严重的一季节,应做到每天中午排空一次,平时要勤观察,发现池中的死虫、死蝎及时挑出,以免蝎子误食

  各龄蝎子在蜕变期。往往发现在周围的地方有蜕皮的蝎子。这种现象大多是因为栖息窝穴湿度没有达到,或投放密度过大造成的,应予避免。

    八、蝎子的疾病与防治

  (一) 蝎子黑肚病

  (1) 发病原因:饮食不清洁,环境污染所致。

  (2) 症状:肚腹呈黑色。一种为腹黑胀,活动能力减少,食欲减退或不饮不食,病程较短,死亡率较高。另一种为腹黑而瘦弱,腹节下垂,但亦吃亦饮,病程较长,陆续出现死亡。

  (3) 防治方法:保持食物新鲜,平时投放的虫体无病无害;池中的死虫要及时挑选;投入的组合饲料宁欠不余,盛放组合饲料的盘具每天清刷一下。饮水要清洁,水盘及海绵、石子等隔天要清洗;空气每天要排换一次。

  (4) 药物治疗:

  1. 80万单位青霉素半支,加水1千克,放进水盘饮用。或80万单位青霉素四分这一支,拌食250克,两者喂至病愈为止。

  2. 大黄碳酸氢纳片0.5克,土霉素0.1克和100克饲料拌食或饮用

  (二) 蝎子枯尾病

  (1) 发病原因:栖息窝穴和活动场地过于干燥,空气湿度低,供水不足。

  (2) 症状:尾节出现枯黄,严重者尾中深陷处,可见后肠为白色,当尾根处出现干枯萎缩时,病蝎开始死亡。

  (3) 防治方法:饮水要清洁及时,活动场地要保持潮湿,空气湿度分季节(因燃煤炉加温所致)保持正常。

  (4) 药物治疗:食母生1克加水200克饮用,增强消化道的分泌。

  (三) 蝎子病脂病

  (1) 发病原因:长期食用动物瘦肉,使蝎体内脂肪大量积累所致,有人也称肥胖博

  (2) 症状:肢节明显隆大,肢体功能减低或丧失,体内脂肪压迫神经系统导致拖尾,口器呈红色,似有脂溶性粘液泌出。

  (3) 防治方法:少喂肉类饮料,以黄粉虫等活虫体为主食。

  (4) 药物治疗:如病情普遍,可停喂食料3-5天,然后用大黄碳酸氢纳片3克,炒香后的麸皮50克加水拌成喂到痊愈。

    (四) 蝎子腹胀病

  (1) 发病原因:温度偏低,吃食品店后造成消化不良,或缺水后蝎子暴饮而致。

  (2) 症状:病蝎活动迟钝,腹青而大,不食也不消化。后者为腹腔部隆起呈乳白色,几小时内便可死亡。

  (3) 防治方法:保持好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温度,后者在缺水的情况下,水盘中的水,开始要少滴,活动场地的湿度不可过大。逐渐有个缓解过程。

  (4) 药物治疗:食母生1克拌食100克食用或溶水饮用。后者残废期短,无法用药,只有预防。
  (五) 蝎子的生理性病变

  (1) 发病原因:1、长时间阳光直射。2、温湿度反差大。3、环境不安静。4、中源与饲养形式不符。

  (2) 症状:蝎子表不不安,打垛严重,饮食养活造成身体瘦弱,腹节下垂,体质无光。病程较长,陆续枯竭死亡。

  (3) 防治方法:此病主要以防为主,药物作用不大。病和箴程短者,如生活环境再达到要求,将逐渐恢复过来。

  九、蝎子的敌害

  1。壁虎和蜘蛛的危害也防治

  恒温养蝎一般不会遭到鸟类.老鼠的危害,但需防壁虎.蚂蚁.蜘蛛危害。一只壁虎,一晚上最多可吃掉几十只小幼蝎,也可吃掉几只成蝎。蜘蛛虽小,但繁殖力强,虽为蝎子所食,但也对幼蝎危害很大,往往将幼蝎吊起行残食。

  2.蚂蚁的危害及防治

  (1)蚂蚁的危害:蚂蚁生性就有蛀食虫体的本领,在蝎池不中但蛀食蝎子饲料,而且对正在蜕皮的幼蝎。产后的母仔蝎危害都是相当严重的。

  (2)防治方法:

  1,将蚁药撒在池周围或立体式养蝎池的腿脚下,效果显著而持续长久。

  2,将肉内头放在蚂蚁常活动的地方,诱蚁捕杀。

  3,将鸡蛋壳烧焦后捣碎或把核 叶切碎撒在养区周围,可防止蚂蚁进入.

  十.微生物对蝎子的侵害

  (1)发病原因:蝎窝和活动场地长时间过湿,并有腐虫和死蝎,螨虫开始寄生在腐虫死蝎体上,其后威胁成长发育蝎.

  (2)症状:初期表现极度不安,活动量明显减少,不食不饮,成蝎生殖器开始出现螨虫残食.

  (3)防治方法:在目前的情况下,经过多次实验,还无法以药物根除.此害以预防为主,平时蝎窝要定期换晒,保持适宜的土干湿度,池中用的沙要地烈日暴晒干后再使用.根据实验,食盐水可控制螨虫的繁殖和生长和生长,活动场地可用3%的盐水洒湿一次,但不可长期使用。

  十一、蝎子的饲料

  蝎子的饲料要尽量多样化,以软体多汁动物为主,如黄粉虫、黑粉虫、无茵虫、鼠妇、土元等,尽量保证有三种以上昆虫,同时饲喂,并配合以下混合饲料喂养。

    1、一龄蝎的饲养

    (1)动物肉:剁成混状70%,镆花30%搅拌均匀,即喂养。但要防止变质。

  (2)干昆虫粉25%,镆花25%,鲜蛋汁50%,拌匀用。

  2、二龄蝎饲养

  (1)糠麸25%,肉粉35%,豆油5%,鸡蛋汁35%。

  (2)糠麸45%,蛋汁50%,动物油50%,少许食盐。

  3、三龄蝎及成蝎饲养

  (1)肉粉30%,动物乳汁50%,水适量。

  (2)蛋黄25%,肉粉40%,麦麸10%,风化土5%,0%


相关热点推荐
养好土元关键八题
怎样孵化中华土元卵块
蜈蚣的药用价值和人工饲
利用麦麸养殖黄粉虫
如何提高蝎子饲养的成活
养蝎子的好处
小型蜈蚣养殖法
蜈蚣的生物学特性——繁
土元的饲料配制技术
养蝎重点
蜈蚣养殖技术——病害与
家庭养蝎子经验技术
湿度蝎子会的什么病
蜈蚣养殖技术之四季管理
初学养蝎应注意的两大问
话说蜈蚣——蜈蚣的特点
土元药用价值
黄粉虫虫蛹期的管理要点
前沿养殖技术
中华土元的市场价值分析
蜈蚣的生物学特性——生
养蝎的温湿度控制
土元的养殖工具、饲料、
恒温养蝎子技术
人工怎样养蝎子
蝎子要怎样采收?
黄粉虫专业养殖技术大全
黄粉虫规模化养殖的必要
投资蝎子项目前期准备
蜈蚣养殖方式:室外围墙
人工养殖土元的病虫害防
温度为题蝎子常的什么病
蜈蚣养殖技术——养殖环
黄粉虫的经济效益分析
蝎子的疾病预防治疗
养好土元关键八题
怎样人工养殖中华土元
详谈如何养蝎子
人工养蝎如何把握产仔关

黄山立诚特种养殖基地主要有黄山蝎子养殖,黄山蜈蚣养殖,黄山土元养殖四样种苗推广
基地地址:安徽省黄山市歙县王村镇王村村,新街后面200米  电话:0559-6683558
手机:13955962528 18955906300  传真:0559-6683558
联系人:胡先生  邮编:45251
访问人数: 20139
黄山立诚养殖基地, 技术平台支持: YPS  举报非法网站
Copyright ©2012 www.xiezi518.nev.cn & www.yuhou.cn All Rights Reserved.